教育的美好,就藏在孩子与环境的互动肌理中。为使环境真正成为滋养幼儿成长的”隐形教师“,近期,碧桂园幼儿园班主任团队走出南通、走进启东,在多个环境优良的幼儿园进行观摩,以学习之旅为契机,探寻环境创设与教育内核的融合密码。
寻光:幼儿园里的环境智慧
老师们走进镇江郭庄镇中心幼儿园、启东市实验幼儿园等幼儿园,认真学习各所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中的创设、幼儿游戏开展等,感受孩子成长的环境支持。
室外白色遮阳篷下,孩子们专注挖沙、合作搭建,自然材料成为游戏伙伴,锻炼动手与社交能力;室内,木墙展示着孩子的创意:手绘T恤、树叶拼贴、自然物展览、石磨探究记录……墙面化作学习成果展台,藏着探索故事。
“生活计划表”等主题墙,孩子用童画规划生活,在自主表达中培养时间管理与逻辑思维,让成长可视化。艺术角落更是创意天地,颜料涂抹的桌椅、户外大幅创作,为孩子释放想象力搭台,让美育融入日常。
深耕:把所学化为成长养分
班级环境焕新:让教育“看得见”
观摩归来,老师们以儿童视角重构班级环境:让墙面成为"成长叙事簿",系统梳理幼儿探索轨迹与创意原作;升级"晨间细语"互动角,通过可视化计划板推动幼儿自主规划;焕新艺术空间,以多元材料矩阵激活创作可能,让每个角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从"功能载体"到"教育发声体"的迭代升级。
日常里的教育实践:从细节滋养成长
晨间活动伊始,老师们引领孩子们自主完成签到仪式,随即开启充满活力的晨间运动,为一日生活注入蓬勃朝气。
晨间活动结束,郁老师带孩子们围坐点评,欢声笑语中,思考与总结的氛围悄然弥漫。与此同时,配餐间里朱老师正严谨践行“清消清”流程:先用湿布细拭桌面,再以消毒液全面消杀。她指尖划过杯盘纹路,不放过任何细节,为孩子们的自主餐点做好准备,无声守护着每一口餐食的安心。
在区域游戏开启前,教师开展专门的讲解环节。先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详细阐述区域前计划,包括各区域的活动目标、参与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随后,针对不同区域的材料,介绍其功能与玩法,展示多样创意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为游戏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区域活动时,老师们穿梭各角落,弯腰与幼儿用彩积木搭“城堡”,手把手引导幼儿折纸;阅读区中,老师们膝摊绘本,与孩子争相分享。幼儿捧作品或绘本走来时,老师总蹲身倾听,让探索与分享成游戏温暖注脚。
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目光紧随幼儿,时而俯身观察操作细节,时而低声交流研讨,在细微处捕捉教育契机。区域活动后,小朋友围坐分享,在童言童语中反思游戏过程,老师们则捕捉每一次互动里的教育契机。
研讨交流:让思考再深入
张园长进班观摩后组织研讨交流,聚焦“游戏前计划”指出:提前规划可让幼儿前一天定好次日玩法,使游戏更有序深入。
教师基于观察和分析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地支持,通过交流优化方案,组织有效的谈话活动,积极师幼互动,有效拓展幼儿地学习与发展,让环境与活动的育人价值在研讨中愈发清晰,为幼儿游戏的科学开展筑牢规划基石。
致远:以环境为舟渡成长之河
从外出观摩的“寻光”,到班级实践的“深耕”,再到研讨交流的“致远”,我们愈发懂得:幼儿园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者。它承载着孩子的探索、创意与成长,也凝聚着老师的用心、思考与实践。
未来,碧桂园幼儿园将继续以环境为舟,载着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在成长之河上稳步前行。让每一处空间都滋养童心,每一次互动都点亮智慧,陪孩子们奔赴充满可能的未来,也让教育的美好,在环境创设与实践里,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