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近海小学各年级精心设计创意作业,结合教材特点进行了实践探索,设计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富有探索与思考价值的作业。
一年级:低龄的孩子们对颜色、图画比较敏感,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们结合授课内容,让孩子们制作数字画,用数字创造一幅幅美丽的绘画作品。这样有趣的作业,孩子们做起来兴趣盎然,还创作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的作品。
二年级:《有趣的七巧板》是一堂富有想象力的综合实践课,“七巧板”变化无穷,能拼出大千世界各类事物的不同图案。孩子们通过按题拼图、创新拼图、小组比赛等形式,提高拼摆技能,认知了不同事物的形象差异,初步学会一些“分类”。
三年级:制作以“诗”中有“数”为主题的手抄报,这是语数学科相综合的“跨界”活动。学科之间一直都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小学三年的语文基础积累,孩子们发现古诗中也蕴含着很多神秘的数字,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年级: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孩子们能深刻认识升和毫升,老师布置了:“做一个1升的量器”的实践作业。通过这种学习形式,孩子们在操作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高年级:思维导图,以独特的优势给人灵感,它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和联系。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知识制作成一幅幅思维导图,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都形成了较高的实用价值,既动脑又动手,其乐无穷。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作业也有了新变化。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欣赏迷人的景色,摘取一片片美的叶子,亲手量一量长与宽的比,同学们通过亲手测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摘下来的树叶,被他们制作成了一幅幅精品佳作。
优化作业设计是全体教师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举措,既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真正享受数学,爱上数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