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如同一把双刃剑横亘于当代社会。它以超强的功能性和便捷性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于中学生而言,手机既是知识海洋的便捷轻舟,能载他们畅游信息天地,却也可能是迷障重重的数字迷宫,令部分学生深陷其中,难以找寻出口。据相关机构调查,现在高中生普遍存在过度使用手机问题,而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学习、身体、生理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学习方面,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时间被占用、学习习惯变差。在身体方面,会使视力下降,产生体态问题、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在生理方面,易出现网络成瘾、社交障碍、情绪问题,难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规范学生的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杜绝学生在校园滥用手机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规律有序、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启东市吕四中学携手家长,共同进行学生手机管理。
一、远离手机,防止依赖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广播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危害。
自律是合理使用手机的关键。中学生应学会自我管理和监督,避免在课堂上、睡觉前等不适宜的时间段使用手机。可以通过设定手机静音、关闭通知等方式,减少干扰,提高专注力。
二、做好表率,家校共育
通过公众号、网站、家长群等平台,向家长科普高中学生手机管理问题,呼吁家长与学校共同助力手机管理。要关注孩子在家期间的手机使用情况,如在管理上碰到问题及时联系班主任,共同交流手机管理方法,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家长朋友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和孩子的学习生活,空余时间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运动、做家务,高质量地陪伴,满足孩子情感需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帮助孩子放下手机,远离游戏。孩子迷恋手机时,不指责、不抱怨、不放弃,要助力孩子解决问题。可与孩子商量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对使用时间、次数、管理等细节尽可能约定详细,适当奖惩,相互监督,坚持下来,养成习惯。
三、加强管理,护航成长
校园作为中学生手机管理的主阵地,需要在管理、引导、监督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工作与行动,保证政策的实施落地,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完善管理制度。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也通过设立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公众号家长群等媒体渠道,科普不合理或过度使用手机所导致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并和家长携手,不仅要抓学生在校时手机使用,在家中也要合理使用手机,保障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强化监督制度。实施全面监督制度,学校教职工在校园内、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使用手机,都予以制止、收缴手机并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发现本班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合违规使用手机,应予以收缴。除此之外,学生处、年级组也会不定期开展关于学生携带手机的检查活动。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使用不当则会损害身心健康。一直以来,学校都重视加强学生的手机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对待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用得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远离手机沉迷和网络成瘾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