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江中学就手机管理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并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举措。相关规定要求正逐步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望闻问切,做好调查研究
通过《加强手机管理、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调查问卷,覆盖七、八、九年级共460名学生,问卷回收率高达95.3%。问卷聚焦“拥有率、使用场景、管理痛点”三大维度,发现初中生手机持有率38.7%,日均使用超1小时者占27%。社交娱乐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达72%,学习类仅占比28%,54%学生存在睡前刷机现象,30%学生曾因手机使用与家长发生冲突。同步开展家长问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数据显示:家校管理共识度达97%,30%家庭存在“周末补偿式放纵”现象,20%家长坦言“管不住”。
二、管疏并重,强化协同治理
学校制定《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含电话手表、平板等电子设备)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向班主任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帮助孩子放下手机,远离游戏。孩子迷恋手机时,不指责、不抱怨、不放弃,要助力孩子解决问题。可与孩子商量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对使用时间、次数、管理等细节尽可能约定详细,适当奖惩,相互监督,坚持下来,养成习惯。学校实施“三维联动”的监管机制。
三、引导结合,丰富校园生活
打造“三声校园”(读书声、欢笑声、运动声);设立课间“智趣驿站”(棋类角、读书吧、手工坊);推行“212”健康计划(每天2次眼操、1节体育课、2个大课间)。
四、宣传教育矩阵
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大江之声”广播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危害。
未来,大江中学将持续深化“制度刚性”与“教育柔性”的有机统一,探索开发《青少年数字素养成长护照》,筹建校园“智能终端共享服务站”,推动手机管理从“合规”走向“素养”,从“管理”迈向“育人”,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