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杏坛·德苑馨香”2025年班主任赛事专项培训学习资料汇编
发布时间:2025/04/08 11:08:36 浏览次数: 字体:[ ]

崔杨阳   姚律力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

2.学段目标

(1)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2)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3)初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4)高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初高不同阶段在德育方面的学情差异

1.小学

道德认知: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多依赖于成人的教导和具体的事例,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较为直观、肤浅。他们通常以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对错,如因打人会让别人哭,所以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道德情感:情感较为单纯、直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会感到高兴,对批评会感到难过,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

道德行为: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外在的监督和约束。例如在课堂上可能会随意讲话、做小动作,需要老师提醒才能改正。

2.初中

道德认知:开始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道德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完全听从他人的意见。但认知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同伴的影响,如对一些流行的网络文化或同伴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

道德情感:情感丰富且强烈,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对不公平的事情会表现出不满。同时,开始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和地位。

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但在面对诱惑时,仍可能出现行为偏差。例如在考试中可能会因为想取得好成绩而作弊,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可能会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

3.高中

道德认知:思维更加成熟,能够从多角度、深层次思考道德问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理性地分析和评价道德事件。

道德情感:情感更加内敛、深沉,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关注和情感认同。

道德行为: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在行为上更加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道德观念。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关心弱势群体等。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育工作的金句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德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情教育五大方面。

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生态文明教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国情教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于科技主题的语录:

1.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强调科技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作用。

2.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指出强大科技是国家强盛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引领地位。

4.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5.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决定性作用。

6.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以及掌握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性。

7.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确了科技工作的使命责任和战略导向。

8.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强调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附件:“东疆杏坛·德苑馨香”2025年班主任赛事专项培训学习资料汇编.doc